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8846威尼斯-威尼斯2299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    新闻中心
触手可及的基因测序
文章来源:未知 作者:转发 发布时间:2017-06-09 13:37
  伴随着的应用推广,以及一些名人尝试用基因测序来预防疾病,让“基因检测”这个听上去颇为高端神秘的词,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。 随着个人全基因组测序价格的下降,已有不少人开始尝鲜,进行全基因组的检测,通过了解自己的基因,进行生育、生活等方面的指导,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基因测序不是“伪科学”
  正如同手机是由一个个细小的零件构成一样,人体内也有各种零件的“设计图纸”, 那就是人类,大约有2-3万个基因(dna),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作为原料,根据基因的指令制造人体的各种零件,从婴儿长成大人。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,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。比如,不同人种之间头发、肤色、眼睛、鼻子等不同,是基因差异所致。
  人体内的基因如果出现变化,就有可能导致疾病。比如,辐射、化学药品甚至病毒都有可能导致基因的变异,但通常人体能够修复大部分的基因突变,只在某些极少数的情况下,基因突变无法修复,并且遗传给了下一代,形成带有家族病史的遗传性疾病。因此,解读人体内的“生命地图”,成为不少科学家的追求。1990年至2003年开展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,成功绘制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,为人类的生命提供了一份“地图”,当时,绘制这份“地图”的费用大约是30亿美金。
用基因“管理”癌症
  年仅33岁的歌手姚贝娜,在今年1月因为乳腺癌复发,在深圳病逝,令人唏嘘。由于高死亡率,人们总是谈癌色变。此前,在深交所举行的创业家思享汇上,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指出,目前,治疗肿瘤的方案,还是手术和放化疗治疗。“手术就是杀死肿瘤,放疗就是烧死肿瘤,用化学的方法就是毒死肿瘤。在把肿瘤搞死的时候,把人也搞死了,两个同归于尽,这个方法是不可持续的。”
  对此,华大基因临检中心技术总监姜丹解释说,肿瘤是一种基因病,是由于细胞发生基因突变,从量变到质变,长期积累而导致的疾病,而感染、辐射、饮食、环境恶化和衰老等内外因素,都会导致基因突变。据了解,从人体第一个发生突变的致癌细胞,到最终形成癌症,大约需要15年时间,在肿瘤早期检测的窗口期,普通检查是难以检测的。如果对人的基因深度测序,可以知道自己哪些细胞发生致癌突变,通过改变生活习惯、药物干预等,进行超早期的癌症预防。目前,用基因测序来预防癌症,在宫颈癌的筛查中,已应用的较广泛。2008年哈拉尔德·楚尔·豪森因发现hpv(人乳头瘤病毒)病毒和宫颈癌的关系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。姜丹介绍,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,可早期发现、早期预防的癌症,99.7%的宫颈癌患者都能发现高危型hpv感染。
基因检测解读遗传疾病
  此前,女白领在深圳地铁猝死,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。数据表明,我国平均每天有上千人死于心源性猝死,而且发病率逐年增高,并呈年轻化趋势。事实上,“猝死”也是有遗传性的,在我国每100个猝死病例中,就有10个是死于遗传性心律失常。此前,记者曾经体验过华大基因的心源性猝死基因检测,通过抽取5ml的外周血,可对5种心源性猝死疾病相关的54个基因进行解读。
  而最为人们熟知的,则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,对孕妇进行“唐筛”,通过采集5ml孕妇静脉血,从中提取源于血浆的游离胎儿dna,可以检测婴儿患唐氏综合征等遗传疾病风险。目前,仅华大基因,就在全球开展了约14.7万例的检测。
  基因测序是一种基因检测技术,通过检测dna,显示基因中的变化。人的dna主要从血液、唾液以及毛发中提取。由于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,让基因测序的速度大大提升。伴随着速度的提升,带来的还有价格的下降。

网站地图